图片信息未解密
档案内容
异常管理局-档案系统
项目编号:AMB-383
项目等级:4-B
基本信息
项目名称:无回镜
描述:
该异常表现为任意反光表面(镜子、水面、金属抛光面等)在特定条件下呈现的「非对称反射」现象。当人类个体持续注视反射面超过3分钟,镜面将逐渐不再映射现实场景,转而显示「观测者自身的可能性残影」——即该个体在平行时间线中未实现的人生片段:未选择的职业、未告白的恋人、未规避的死亡场景……
这些残影具有渐进式侵蚀性:初期表现为画面模糊、声音含混,随注视时间延长,残影会与观测者产生「认知共振」。受害者会逐渐混淆现实记忆与残影中的「虚假人生」,最终坚信自己属于镜面中的世界,并对现实产生强烈排斥。极端案例中,受害者会主动撞向镜面,试图「回归」残影中的人生,导致全身70%以上表面积遭受锐器切割伤(镜面试图「吞噬」观测者时的物理表现)。
特殊性质:
- 异常仅对人类有效,动物注视镜面不会触发残影。
- 镜面反射的「可能性」必包含至少1个「观测者死亡结局」,且该结局随注视次数增多而愈发清晰。
- 所有受害者在临终前均会重复同一句话:「镜子里的我,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
收容方式
1. 物理收容:回收全球所有未登记的古老镜面(1900年前制造的铜镜、银镜优先),统一封存于第7号地下仓库,仓库墙壁需铺设5厘米厚铅板以阻断反光。
2. 认知防护:对接触异常的人员实施三级记忆过滤(每72小时清除一次镜面相关记忆),严禁在非任务场景携带任何反光物品。
3. 监测机制:通过监控社交媒体关键词(「镜中人」「另一个我」「本该如此」)实时追踪潜在感染案例,发现异常讨论组立即介入清洗。
处置方式
- 客服部:若接报「同一地点3日内出现3起镜面自残事件」或「某个体连续描述镜中残影超过5次」,立即启动区域电磁干扰(屏蔽所有反光设备信号),并通知记忆清除小队前往现场。
- 安全员:对已出现「现实认知崩溃」的受害者(如攻击他人并声称「要保护镜中世界」),可执行「镜面处决」——将其固定于异常镜面前,任其被残影吞噬(该过程通常伴随肉体逐渐「像素化」消失,无血液残留,便于后续清理)。
发现记录
「古人铸镜,以为能鉴照妖邪,却不知镜中藏幽微。」
「18世纪,水银镜现世,人类得见清晰容颜,却也叩开诡秘之门。」
「20世纪,镜入万家,人人对镜自视,却不知久望之下,心魂易淆。」
「……」
「看,每面镜子皆是无声的诱惑,诱你窥探那不存在的『真实』。」
「镜中倒影如常,却是万千可能的残像,如磁石引针,勾人沉沦。」
「……莫迷」
「当镜中虚像重于现实,逃离这世界的念,便成了挣脱不掉的茧。」
项目编号:AMB-383
项目等级:4-B
基本信息
项目名称:无回镜
描述:
该异常表现为任意反光表面(镜子、水面、金属抛光面等)在特定条件下呈现的「非对称反射」现象。当人类个体持续注视反射面超过3分钟,镜面将逐渐不再映射现实场景,转而显示「观测者自身的可能性残影」——即该个体在平行时间线中未实现的人生片段:未选择的职业、未告白的恋人、未规避的死亡场景……
这些残影具有渐进式侵蚀性:初期表现为画面模糊、声音含混,随注视时间延长,残影会与观测者产生「认知共振」。受害者会逐渐混淆现实记忆与残影中的「虚假人生」,最终坚信自己属于镜面中的世界,并对现实产生强烈排斥。极端案例中,受害者会主动撞向镜面,试图「回归」残影中的人生,导致全身70%以上表面积遭受锐器切割伤(镜面试图「吞噬」观测者时的物理表现)。
特殊性质:
- 异常仅对人类有效,动物注视镜面不会触发残影。
- 镜面反射的「可能性」必包含至少1个「观测者死亡结局」,且该结局随注视次数增多而愈发清晰。
- 所有受害者在临终前均会重复同一句话:「镜子里的我,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
收容方式
1. 物理收容:回收全球所有未登记的古老镜面(1900年前制造的铜镜、银镜优先),统一封存于第7号地下仓库,仓库墙壁需铺设5厘米厚铅板以阻断反光。
2. 认知防护:对接触异常的人员实施三级记忆过滤(每72小时清除一次镜面相关记忆),严禁在非任务场景携带任何反光物品。
3. 监测机制:通过监控社交媒体关键词(「镜中人」「另一个我」「本该如此」)实时追踪潜在感染案例,发现异常讨论组立即介入清洗。
处置方式
- 客服部:若接报「同一地点3日内出现3起镜面自残事件」或「某个体连续描述镜中残影超过5次」,立即启动区域电磁干扰(屏蔽所有反光设备信号),并通知记忆清除小队前往现场。
- 安全员:对已出现「现实认知崩溃」的受害者(如攻击他人并声称「要保护镜中世界」),可执行「镜面处决」——将其固定于异常镜面前,任其被残影吞噬(该过程通常伴随肉体逐渐「像素化」消失,无血液残留,便于后续清理)。
发现记录
「古人铸镜,以为能鉴照妖邪,却不知镜中藏幽微。」
「18世纪,水银镜现世,人类得见清晰容颜,却也叩开诡秘之门。」
「20世纪,镜入万家,人人对镜自视,却不知久望之下,心魂易淆。」
「……」
「看,每面镜子皆是无声的诱惑,诱你窥探那不存在的『真实』。」
「镜中倒影如常,却是万千可能的残像,如磁石引针,勾人沉沦。」
「……莫迷」
「当镜中虚像重于现实,逃离这世界的念,便成了挣脱不掉的茧。」
附加信息
【归档文件】
【文件编号:AMB-383-1-1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二类机密】
【文件编号:AMB-383-1-1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二类机密】
【个体案例:一位普通职员■■■的日记】
20■■年9月1日
新搬的公寓有面旧镜子,边框锈迹斑斑。晚上洗漱时,目光在镜中多停留了几秒,那张脸忽然像水面般扭曲了一下,等细看时又恢复正常。我揉了揉眼,心跳莫名快得发慌,总觉得那瞬间的扭曲里藏着另一副表情。
20■■年9月7日
连续一周梦见自己成了创业老板,在豪华办公室调整领带。今早同事指着我领口:“哪蹭的红酒渍?挺贵的牌子呢。”可我分明记得昨晚只在出租屋改报表。那渍痕红得扎眼,像极了梦里酒会上泼洒的模样,可我怎么也想不起自己何时有过那样的应酬。
20■■年9月15日
对着镜子发呆时,隐约听见有人说话,一细听又没了。忽然想起高中某个午后,旧校舍里碎镜子的冷光,可父母坚称我从没辍学过。再看镜中自己,眼神陌生得像隔了层雾,等反应过来时,竟已盯着它看了半个多小时,窗外的天色都暗了。
20■■年9月22日
家里养的猫突然对我弓背低吼,往日亲昵的模样荡然无存。翻旧照片,发现自己的脸总在对焦边缘,模糊得像被水浸过,可镜中的我却越来越清晰。刚才照镜子,镜中“我”的身后闪过母亲的影子——她早该在车祸里走了啊。伸手摸镜面,凉意里竟透出一丝暖意,像握住了什么人的指尖。
2■■■年■月■5日
(日记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,字迹扭曲潦草,多处划破纸张,墨迹与泪痕混杂)
他们收走了那面镜子!可每天揣在兜里的钥匙什么时候变了样?原本普通的金属扣变成了镜中见过的雕花铜制款,连常用的黑色钱包,内侧竟绣着陌生的烫金字母。昨晚又梦到镜中的家,孩子尖锐的哭声混着母亲早已沙哑的呼唤,像无数根针往脑子里扎。现在看什么反光的东西都不对——水杯表面、电梯门、甚至同事的眼镜片,那些碎片在里面疯狂晃动,像是有无数双手在抓挠!
(最后一行字被鲜血浸透,近乎癫狂地涂写)
我得回去!镜中的孩子在哭,母亲在等我,现实都是假的!假的!这破出租屋、这催命的工作,假的,全都是假的!!
「镜子里的我,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
「镜子里的我,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
「镜子里的我,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
……
【文件编号:AMB-383-1-2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常规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常规】
【集体叙事:北方渔村传说】
《镜中船》(节选):
「当月亮钻进镜里,出海的男人就再也回不来。他们的老婆会在梳妆时看见丈夫在镜面浪潮里沉浮,喊着『把镜子打碎,我就能从另一个港口上岸』。但老渔夫说,镜中船装的全是死人的魂,打碎镜子,魂就会钻进活人的眼,让你看见自己泡在海底的样子——睁着眼,笑着,永远跟着浪潮漂。」
【文件编号:AMB-383-1-3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常规】
【文件阅览等级:常规】
【集体叙事:西南山区童谣】
《照镜子》:
「照镜子,莫久望,
久望不见旧容样。
镜面似有水波漾,
细看心底漫寒凉——
镜中似闻低声响:
来此处,时光柔软梦也香,
无纷扰,岁月长;
镜外忽觉轻笑扬:
休痴想,那厢原是梦黄粱,
快转身,莫迷盲。
指尖触镜透心芒,
细流缠腕似有霜,
丝丝入体悄无响,
行步渐虚影渐恍。
对镜无端生双像,
明暗相叠夜茫茫,
忽闻人间声渐忘,
唯见幽光映寒墙。」
附加信息
- 实验数据:对12名志愿者的测试显示,镜中残影的「死亡结局」准确率达98.7%(与现实中该个体未来30年内可能遭遇的致命风险高度吻合)。
- 家庭影像异常:部分受害者家庭照片中,其本人影像逐渐模糊,而镜中「残影」的特征却日益清晰。仿佛镜面在「争夺」个体的存在权。
- 逆向工程:试图利用异常预测死亡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,所有参与实验的科学家最终均坚信自己「本应死于镜中场景」,并主动促成该结局(如编号A-07的研究员为实现镜中的「触电死亡」,蓄意破坏实验室电路)。
档案总结:当真实成为倒影
AMB-383的恐怖在于它剥离了「现实」的确定性。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,不过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个切片,而镜面成了撬动这种确定性的支点。每一次注视,都是对自身存在的质疑:若镜中那个拥有不同人生、甚至不同结局的「我」才是「真实」,那么此刻挣扎的「我」又是谁的残影?
更令人胆寒的是,异常从无主观恶意,它只是客观呈现「其他可能」,却揭示了人类对「完美人生」的贪婪与对「既定死亡」的恐惧。镜面不再是反射工具,而是一面「可能性的绞刑架」,每个残影都是悬在脖颈上的绳索。当受害者喊着「镜子里的我才是真正活过的人」扑向镜面时,究竟是被异常吞噬,还是主动选择了一种「更圆满的死亡」?
(建议重点监控心理咨询机构及「人生抉择」相关社群,警惕「镜中人生优于现实」的认知扩散。)
文件尾注
- 授权查阅人员:4A安全等级及以上人员
- 最后修订日期:2025 - 05 - 07
- 修订版本号:v1.2
Tip:
本文为原创内容,创作思路受异常管理局同类档案(AMB-429)启发,旨在深入挖掘认知侵蚀类异常的潜在表现形式,展现人类对「可能性」与「现实」边界的永恒困惑,请勿搬运转载。
本文为原创内容,创作思路受异常管理局同类档案(AMB-429)启发,旨在深入挖掘认知侵蚀类异常的潜在表现形式,展现人类对「可能性」与「现实」边界的永恒困惑,请勿搬运转载。